中国企业员工最缺乏的是什么
中国企业员工最缺乏的是什么,现在在中国的企业中,很多员工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不知道怎么管理自己以及融入团队,还有就是缺乏团队意识,下面分享中国企业员工最缺乏的是什么相关内容。
中国企业员工最缺乏的是什么1
角色与心态的不平衡——人格的不稳定,我认为是当前中国企业员工最为普遍的存在。这种广泛的存在,从积极意义上讲,创新意识和进取心都足,具体表现为寻找机会的热情,投机的能动等等——不甘平庸,从消极意义上说,就是在组织活动中上下搏弈,平行内耗,上下搏弈集中表现在管理方式与权力运用上,具体表现为,绩效管理在中国企业普遍失效——授权管理即进入无政府状态效率顿失,集权管理本身就意味着绩效管理的失败。平行内耗就不用说了。其实,这种职业人格不稳定的普遍存在,就意味着管理效率存在的基础——机制作用条件优越。认识到这一点,相信会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信心的确立产生助益,对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的设计与把握,也会有所助益。
要说中国企业员工最缺失的,我认为当数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缺乏意味着在群体活动中的行为准则不具有稳定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内化,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人可能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和态度,同样的要求由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方式提出,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响应。这种存在意味着在管理上要想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管理方式也许较管理诉求更为重要关键——强制权力的运用与人性化的表达有机融会的程度决定实际的管理效果。
中国企业员工最缺乏的是什么2
企业职工缺少团队和主人翁精神的原因
第一大原因,企业过度强调竞争而忽视了竞争中的合作,过分员工之间的竞争如何能够进行合作呢?
总是有那么一些老板和企业的管理者,喜欢谈市场竞争和竞争法则,甚至在企业内部建立更广泛的竞争机制,不能说是错误,更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如果一个企业过度强调竞争、并且将竞争渗入工作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那就不可能建立协作的机制。如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开展竞争、在部门内部的员工之间也开展竞争,对不同的部门进行末位淘汰、对部门内部的员工之间也末位光源,虽然提升了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但是无论是部门之间还是部门内部的员工之间都已经成为完全的竞争关系,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呢?
更有的企业和企业老板强调过度竞争甚至恶意竞争,从而在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员工之间出现破坏性竞争的局面,互相挖坑、设计陷害,只为战胜对方而不是战胜市场。从而严重地破坏了企业内部的竞争合作法则和基础,导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最近播出电视剧《正青春》里方静和林睿之间的竞争,本来应该是只比业绩的竞争,结果由于过于想战胜对方而采取了破坏性的竞争,事实上造成了竞争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这实际上是很多企业内部最常见的情况。
第二大原因,企业在业绩考核和奖励时过度强调个人业绩而忽视团队业绩,导致业务个人化和业绩个人化
很多企业都重视业绩,这本身没有什么错。很多企业倡导不养闲人,道理上也没有什么错。但一个企业的业绩需要所有的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分工协作。
很多企业却往往忽视这一点,过于强调个人的业绩,导致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做辅助性的工作和后台支持性的工作,从而强化了单打独斗的能力而弱化了分工协作的能力。
以银行为例,本来一家银行支行的业绩需要柜台人员的柜台综合服务、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审核和审批、信贷综合人员的后台支持、信贷客户经理的双人负责考察和风险评估、贷后检查等以及支行主管副行长和行长的共同努力。但如果过度强调信贷人员的个人业绩、甚至有的银行支行将所有的柜台人员和后台人员也强调业绩考核,导致谁都不愿意为对方提供支持而只希望对方为自己提供支持,导致互相拆台、合作失控。
有的`银行业务量考核是落实到个人、晋级晋升是个人业绩、奖励和费用是个人业绩、淘汰和降职是个人业绩,在这种业绩考核的强压力下,如何进行分工协作呢?
第三大原因,企业老板在职工升职、降职甚至辞退时过于任性,让员工缺乏归属感
在我国的企业内部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内部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对企业无私奉献,但却不愿意为员工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尊重,老板的主人地位和员工包括管理层的雇佣地位,决定了所有的员工都不可能是主人,而仅仅是一个被雇佣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何谈主人翁的地位和归属感呢?
有的老板在用人上非常随意,曾经一个朋友在一家有400亿资产规模的企业任副总裁,但是没有任何的权力开展工作,实际上成为公司的高级员工,老板派一件事就去处理一件事,即使老板交办处理的事情也没有任何的授权,相当于只是了解情况并向老板汇报,等老板决定后再安排处理。这还不算,老板突然有一天宣布这位副总裁调整到下属分公司任何部门副经理,这是从2级员工降低到6级以下的员工,没有任何理由而且安排了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工作。最后这位朋友只能选择离开。